湖北新闻网:湖北涌现50多位大学生英模习近平点赞捐髓志愿者
30
2014年07月11日 00:00  点击:[]

 

图为:日前,荆楚网赴安徽采访跨国捐髓志愿者张宝。(荆楚网记者 黄松 摄)  

图为:休学侍母的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程威。 (记者 刘曙松 摄)  

总书记“点赞”张宝

我这里给大家讲两个感人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韩国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伸出援手。韩国全南第一高中的师生们向中国北川中学募集捐助善款,该校校长在给北川中学校长的信中写道:“喜悦分给两个人会变成两倍的喜悦,痛苦分给两个人就各剩下一半的痛苦。”  

同样是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样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都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真实写照。  

——节选自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据新华社电)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总书记“点赞”的捐髓人很低调

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韩国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他说,张宝在遭遇车祸后,仍继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这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真实写照”。他甚至引用了张宝的原话,“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  

张宝,是从我省走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出生于1981年的张宝是安徽淮南人,2000年考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该院宣传部部长邱华昨日介绍:“张宝上学期间,言语不多,却踏实肯干,他学习认真刻苦,为人处事很有诚信。”当年的系领导、辅导员、室友说起张宝也是异口同声:“他就是热心快肠,不计得失。”  

大一的一个周末,张宝路过武汉佳丽广场,看到路边有台献血车,“也没多想,挽起袖子就上前献了400毫升血”。随后,他每隔半年就会献次血。2003年,即将毕业的他在大学期间最后一次献血时,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申请单。  

2008年8月,韩国骨髓库向中华骨髓库求援:该国一名男子患白血病6年,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救命。张宝成为唯一配型成功者。然而,次年3月,他在开车时遭遇车祸,造成颅内及胸腔积水、多处骨裂,住院治疗了近1个月。张宝没有因此打消捐髓的念头,于2010年1月在北京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首例涉外捐献者。  

眼下,33岁的张宝在老家安徽淮南经营一家建筑公司。生活中,他还是那个乐于助人、爱爬山、爱旅游的小伙子;遇到献血,仍会挺身而出。  

4年来,张宝从未跟身边人提过捐髓的事。虽然媒体的聚焦让他已成为时下最热的新闻人物,但他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他说,得知自己被总书记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提及,感到荣幸,“没想到4年前做的一件小事,能得到习总书记的表扬。”他很高兴自己当年的举动能够促进中韩友谊,但也婉转地告诉记者,这就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并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张宝的QQ签名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就在荆楚大地上,一批批像他这样“盛开”的年轻人,凝聚成一股独特的“湖北大学生群星”现象,引人瞩目。  

荆楚星空,道德闪光

16年涌现50多位大学生英模

16年前,湖北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生李伟因抗洪英勇献身;次年,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萧栋栋舍己救人献身。  

从那时到今天,湖北高校的英雄榜上,镌刻下一个个青春飞扬的名字——  

1999年下半年,海军工程大学“衡阳抢险”英雄集体;2000年,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张伟勇斗歹徒;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胡吉伟抢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2003年,原武汉化工学院学生许志伟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还有,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高维,长江大学赵传宇和“10·24”英雄集体(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以及,仙桃职业学院杨季清,咸宁职院、咸宁学院王洪等4名同学,郧阳师专邹壬申,湖北经济学院李六一,华中农业大学张瑜,武汉工业学院李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麦热达尼·如孜……  

他们,都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典型,本无意做英雄,却成为我们身边真的英雄。  

英雄,并不仅仅只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荆楚理工学院刘芳艳,武汉大学黄来女,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宫晓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谭之平,三峡大学候海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许大卉、程菲,武汉大学“最孝博士”黄碧海,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马路孝子”刘普林,湖北文理学院程威……他们自强自立、孝老爱亲,生活中最平凡和最传统的小事,一件件、一天天坚持做着,赢得人们的敬佩和尊敬。  

华中农业大学徐本禹、赵福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国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包唐韬,武汉理工大学郎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范献龙,湖北师范学院陈敬道,华中师范大学费宝莉,湖北工程学院何家坤……他们舍弃安稳的生活,把“志愿服务”的足迹印在偏远的山村和都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他们走进深山支教,一个人带着山里娃,既当老师又当校长,他们用心诠释着“志愿”二字的分量。  

武汉大学赵小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子威,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田强,湖北中医药大学杜华月、董仕琴、王飞……他们爱心奉献,无怨无悔,献出热血,甚至自己年轻的生命。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典型、自强自立孝老爱亲典型、优秀志愿者典型、优秀支教生典型、爱心奉献典型、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典型……他们,组成了荆楚高校熠熠生辉的群星方阵。  

这些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坚持值得铭记,诺言值得铭记,挚爱值得铭记,勇敢值得铭记!更多的人,在向他们聚集、靠拢。  

图为:武汉理工大学支教志愿者郎坤。 (记者 李溪 摄) 

图为: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组成“人链”救起两名落水少年,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 (杨维康/CFP)  

良田沃土,播种开花

“群星效应”的生成启示

湖北“大学生群星”现象持续多年,引起广泛关注。  

2011年7月7日,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湖北省委在汉召开全国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座谈会,推介湖北经验;2012年1月4日,湖北省委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专题就培育大学生先进典型作大会交流发言。  

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营养”。  

对于湖北“大学生群星”现象,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教讲认为,当同类社会现象聚合的时候,背后一定有必然。群星闪耀,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与区域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也离不开精心设计的制度环境、成长环境、选才环境与培育机制。  

湖北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是高教大省,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抓好立德树人这一“未来工程”和“生命工程”,为先进典型成长培育“良田沃土”。  

2004年以来,省委坚持每年研究1-2次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召开工作会议,举办高校主要领导学习班,研讨“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2011年4月,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高校师生座谈会,为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党课,强调高校要努力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省领导联系高校十多年来,为大学生作报告已达100多场。  

群星闪耀,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一人行善”带领“多人行善”。前有徐本禹只身前往贵州山区支教,后有一波又一波大学生的支教热潮;前有孝女刘芳艳、黄来女,后有孝女谭之平;前有长江大学赵传宇跳江救人不留名,后有荆州10·24英雄群体……  

这些先进典型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典范。为了让典型在高校生根开花,传播到全国各地,2004年以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先后授予30多名大学生典型“湖北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举办了大学生典型事迹报告会20余场,组织优秀支教生到高校作巡回报告200多场,20万余人受到教育。他们还编著出版了《让生命像太阳》、《徐本禹:感动中国的故事》、《美丽的青春》等先进典型事迹读本。  

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标杆,“一花引来百花香”,仿若春风雨露,孕育着更多先进典型。  

让青春绽精神之花

本报评论员 艾丹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韩国时,“点赞”湖北首例跨国捐髓志愿者张宝。作为千千万万志愿者的代表,张宝的事迹再次感动着人们。  

献一份热血,挽救一个生命。张宝传递着爱心,在帮助他人中升华着生命的价值。纵然时间流逝,空间转换,爱心的永恒不变,生命的张力不变。这也是为什么时隔多年,像张宝这样的志愿者依然会被人们铭记。  

荆楚大地是楷模的热土,湖北高校更是英模辈出。十余年来,湖北优秀大学生典型群星闪烁。“长江人链”英雄群体感动中国,华农学子支教火把10年不熄,“马路孝子”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令人感佩,还有舍己救人的萧栋栋,自强自立的黄来女,用生命书写大爱的赵小亭……一串串闪亮的名字,如同荆楚上空耀眼的繁星,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盛则国盛。在这些道德群星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一代青年有担当、有责任、有大爱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平凡的举动、朴素的话语、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大爱在向世人证明,这一代青年人是好样的。  

湖北高校云集,青年英才汇聚。如何让青年人的思想贴近这个时代?如何让青年人的作为融入整个社会?这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青年人是国家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品质意志,直接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未来。  

张宝等青年典型的事迹再次证明,湖北高校注重精神的引领,汲取榜样的力量,塑造美好的心灵,一定会培育出担负重任的合格人才。在德育工作中,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一条有益经验。全社会一起来培育荆楚大地的精神沃土,打牢精神支柱,让更多平凡的美好,更多无私的伟大,在这里生根开花、生生不息。(湖北新闻网7月10日消息)  

新闻链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4/0710/178691_2.html


关闭